
五一獻禮|海天工匠講述“青島第一高”背后的故事

編者按:他們是默默奉獻的“螺絲釘”,燃燒光和熱;?他們是追求完美的“細節控”, 精益再求精;他們是顧全大局的“工作狂”,奮斗是人生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:青島國信·海天中心建設者。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,我們將跟隨建設者們走進海天中心,近距離感受項目建設,傾聽他們與海天中心背后的故事,感受他們帶給城市的力量。
作為“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一批優選項目”和“青島市重點項目”,以369米設計高度問鼎“青島第一高”的青島國信·海天中心(以下簡稱“海天中心”)對青島城市空間布局、城市功能提升以及山東半島都市經濟發展的意義重大。在這個項目的背后,凝結著無數建設者們的汗水與心血,他們堅守崗位,兢兢業業,排除萬難,恪守職責,為了給青島市貢獻又一個地標建筑,為建設一個開放、現代、活力、時尚的國際大都市發揮著自己的力量。


海天中心工程師陸躍東在項目現場
01
陸躍東是海天中心項目的弱電智能化工程師,13年大學畢業后他就進入了海天中心公司,迄今已有足足七年的時間。談起之所以能從大學畢業就在公司踏踏實實做到今天,陸躍東說:“我從進入公司那天起,就時時刻刻能感受到國信人、海天人能打硬仗這種氛圍,那種團隊的凝聚力,那種對待工作不怕苦不畏難永不退縮的團魂時時刻刻都在鼓舞著我,激勵著我。”
項目建設過程中,難免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困難,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在2019年8月臺風利奇馬登陸青島,而此時海天中心正在建設的最高樓即將外框封頂,正處于至關重要的攻堅期,項目又地處海邊,如果臺風在此處登陸,那么所帶來的后果和損失將不可估量。那兩天,整個項目的人自上而下全員出動迎戰利奇馬,做了詳細的應急預案、防控預案,所有工程師連續“掃樓”好幾天,對49萬平米的區域進行拉網式的摸排,一遍遍查一遍遍看,絕不放過任何一個角落,絕不允許任何一個區域有可以移動的物件,以確保萬無一失。在預報臺風登陸的那一天,項目所有人全員到崗值守,外面哪怕有一絲絲動靜都要立刻查監控,有些工程師連續48個小時徹夜不眠,生怕有任何閃失。在這次臺風中,經過大家的努力項目沒有遭受到任何損失,安全度過危險期。
“這場臺風更讓我看到了團隊在大事面前的擔當與責任,其實這樣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。我身邊的這些領導同事們時時刻刻都心系工作,把自己的熱情奉獻給了海天中心。現在社會發展這么快,很少有人能想著把一件事踏踏實實做好做精,但是這種精神從剛畢業我就在這里學到了,是這些領導和同事們給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。”充分發揮“螺絲釘”精神,穩扎穩打,筑牢著海天中心的根基,這,就是國信海天人,正是因為有了他們,海天中心才能不畏臺風驟雨的侵襲,堅守“平安海天”。?

02
? ? ?雖然每天披星戴月,辛苦異常,但這些建設者們從未因此放松對工作質量的要求,哪怕只是細微之處,他們也都保持絕對的嚴苛和細致。
以幕墻為例,為實現“海浪”層層玻璃面間有疊加、匯集向上的效果,水平方向,同層相鄰單元均不是一個平面,20厘米的錯位;垂直方向,相鄰兩層單元左右錯位布置,上下層玻璃面都有相對8°角的旋轉。在如此復雜的施工要求下,要完成17000樘幕墻單元的巨大施工體量,海天中心引進兩家業內的龍頭幕墻施工團隊,并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4月期間專門舉行了5次幕墻專業設計方案專家評審會,反復討論驗證幕墻設計與施工的可行性,相對于普通幕墻設計方案通常僅需一次專家評審的情況,海天中心的幕墻系統可謂飽含匠心。
還有在酒店精裝施工時,哪怕就小小的一個筒燈而言,為了營造較好的燈光環境,提升用戶體驗,打造一個科技、高效、智慧、時尚的海天大酒店,工程師們就需要經過千百次的反復調試。一般的酒店客房最多只有七八種燈光,但海天酒店里的客房都是十種左右的燈光,每一種燈光都是工程師們配合房間的精裝效果、亮度、色溫等進行針對性調試,每一種燈的亮度,冷暖色溫、曲線穩定、明點暗點都要根據所需營造的的環境調校,幾種燈在一塊是什么樣子的,單個顯示是什么樣子的,晚上是什么亮度,都得一一進行調試。陸躍東回憶起燈光調試的過程說:“其實我們調試的過程是非常艱苦的,這種燈光通常白天看不出來效果,那就需要在白天進行線路接駁,晚上進行調試,這一調試就是一整夜,逐個房間單一、復合多個回路燈種全部調試,這需要高度的精力集中和光感反應,只有經過千百次的鍛煉才能去看的準確。”
海天中心項目設計、施工階段涵蓋近40個專業領域,對此海天中心建設者在工程管理方面運用前瞻性布局、精細化管理理念制定了一份詳細的項目建設管理大綱,這是山東省首部《施工管理大綱》,對建設部署、進度計劃、作業標準等均做出了詳細規劃,上百頁細致又專業的施工大綱歷經數輪修改方才定稿,規劃和推演能夠為施工全過程提供超前、全面、細致的預判,為具體施工圖提供了精準的依據范本。當被問到海天人對工作有如此高的要求,卻從不敷衍懈怠的秘訣是什么時,陸躍東回憶起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王建輝來到海天中心調研項目建設工作時說的一句:“干一行,愛一行,專一行,精一行,凡事用心用腦用力氣”,令他倍感鼓舞。每一個海天人都在身體力行的去踐行著這句話,在建設海天中心的過程中,在對待每一個項目過程中,都用心去打造,用腦去反復琢磨和推敲,全力以赴的去完成每一個項目任務,這,就是國信海天人的職業操守。

03
?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,春節前,海天中心項目投資方——青島國信發展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就專門召開了針對疫情防控的項目建設專題會,超前預判、逆向布局,做出一系列保障項目不停工的部署安排,提出“控疫情、防輸入、謀開局、促全年”的工作指導方針,并制訂了“在建項目疫情防控48條”。海天中心第一時間響應號召,成立疫情防控、項目建設兩個團隊,堅持防疫、施工“兩手抓”。為保障項目順利建設,保質保量完成全年投資建設任務,海天中心于正月初二便緊急組織召開了現場防疫工作會,落實現有施工人員情況,研究制定務工人員返青工作計劃,組織籌措防疫物資,提前聯系建設材料供應,以預判風險,扎實推進的“戰備”狀態,堅決打贏疫情防控與建設保障的硬仗。
?春節期間,海天中心有400多名建設者始終駐守在項目上。面對突發疫情。他們像那些逆行的醫務工作者一樣,放棄了與家人團聚一起過年的機會,犧牲了難得的休息時間,一如既往的堅守在海天中心項目建設第一線。面臨工期緊,任務重,既要抓質量還要保安全,控成本的實際工作現狀,這些建設者們每晚都平均九點半以后下班,甚至還會經常加班到夜里兩三點,然后第二天早上六點繼續起床上班。他們還主動放棄了周末和節假日時間,“沒有人有怨言,也沒有人去計較我哪天該放假該休息,大家想的是我們要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,在質量上做的更好,為青島打造一座地標建筑發揮自己身為一顆螺絲釘的作用”陸躍東說。? ? ? ?
2019年,海天中心實現了主塔樓核心筒及外框圓滿封頂,T1、T3塔樓塔冠安裝完成,機電、精裝等施工工作大面積展開,隨著海天中心項目亮相世界高樓學會全球大會,中外企業家聯合會青島中心永久入駐海天中心,將社會各界的期望推至新的高度。海天中心主塔樓即將實現塔冠封頂,369米重塑城市空間高度的新定義。?

? ? ?建成后的海天中心作為城市發展新動能、總部經濟新基地、文化旅游新地標,是青島看世界,更是世界看青島的窗口,為青島市委市政府打造“國際時尚城”、加快“雙招雙引”,以及助力建設開放、現代、活力、時尚的國際大都市提供優質載體和平臺。一方面,海天中心的設計、建設技術全球領先,其規劃、設計、建設均按照全球最高標準進行,不僅重新刷新了城市高度的定義,還對城市生活注入新的詮釋,為市民及全球游客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活動空間,繁榮了樓宇經濟,為青島經濟的騰飛提供了引擎。另一方面,在提升城市功能的同時,海天中心的建成也將優化青島市的投資環境,助力形成城市的‘虹吸效應’,吸引世界500強、各大央企和龍頭企業入駐,匯聚人流、資金流和信息流,構建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,帶動城市及區域商務、旅游、商業以及關聯企業發展,催生一大批具有特色、技能含量高的崗位,吸引和集聚一大批高端人才。
看著海天中心從無到有,從設計圖紙變成真真正正的實物,作為一線工作親歷者,見證者,不知道當項目最終落成的那一天,這些建設者們內心將會是何樣的激動。星光不問趕路人,時光不負有心人,正是因為有這些披星戴月的建設者,才有了拔地而起的青島國信?海天中心。這些國信人、海天人也是中國萬千最美勞動者的一個縮影,他們平凡卻懷揣夢想。他們立足于平凡的崗位,恪守職責,無私奉獻,奉獻著自己最美的年華,燃燒著全部的光和熱,用奮斗的人生底色詮釋著勞動的光榮和意義。
編輯:王照宇
審核:徐春燕